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 返回  
 
滴滴司机归还乘客遗失物品或将收费,你觉得合理吗?
时间:2019-06-12 21:47:23  来源:  作者:

 

 哎呀!我的皮包落网约车里了!!

  哟!我的手机哪去了?掉车里了?

  喂,您东西落车里了,可我没时间给您送过去啊!

  ……

  出门在外,丢三落四的倒霉事儿,你遇到过不少吧,不知有多少手机、皮包、大小物件曾被我们遗忘在出租车、网约车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了解决“找东西难”,保证乘客和司机的权益,滴滴网约车想出了一招:司机归还遗失物品时可能要!收!费!

  这下可热闹了,归还遗失物到底该不该收费,网友们议论开了。

  有强烈支持的——

  也有坚决反对的——

  还有搞投票的——

  支持?反对?好像大家说的都有点道理……

  各位看官,要不先别急着下结论,咱先捋一捋事情的来龙去脉。文明吃瓜,理性站队——

  滴滴为啥搞这么一招?

  为了保护司机乘客双方权益

  据滴滴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发生在滴滴网约车上的遗失行为非常多,仅今年前3个月,滴滴的物品遗失专组就协助乘客找回了近42万件遗失物品。

  找东西的过程也颇费周折,电话要打好几通不说,送还遗失物也有时间和送货成本。

  这还不算啥,麻烦的是,很多时候乘客和司机说好了送还物品的补偿方案,最后又因为某些原因变卦反悔,司机因此被投诉,乘客也是一肚子火。往往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司机乘客之间却还是有很多误会……

  出台相关措施,为的就是规范一系列与滴滴司机归还遗失物有关的行为,保障司机乘客双方的合法利益,减少因归还遗失物产生的纠纷。

  找回遗失物就要给钱吗?

  并不是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丢了东西,当然要自行领回。只有在没法自行领回,需要司机付出一定代价配合取回遗失物时,才需要与司机协商付费。

  滴滴在《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里也列举了几种取回遗失物的收费情况:

  比如保管费、快递费、运输费、乘客承诺给的送回奖励。

  也就是说,这些费用是司机可以索要的合理费用。除了这些以外,司机不能再索要其他不合理费用。

  注意,即便产生了这些费用,实际上也是司机乘客协商确定的,并不是一定要交费。

  征求意见稿也说得明白,无法就物品领取事宜协商一致的,也不是不还遗失物了,司机还得上交公安部门,并告知乘客。

  所以,乘客不想交费也没事,自己取一趟就解决了。

  这种收费合法吗?

  无明确规定 但收取成本费用有一定道理

  从法律上看,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失主取回遗失物并支付合理费用符合法律规定,但网约车上的遗失物与民法中的遗失物不能完全等同。

  网约车属于消费场景,乘客在消费过程中,司机有义务为其保管财物或返还。因此,收取费用有待商榷。

  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是必要的成本费用,则可以主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乘客也是有主观过错的,从公平原则上讲,承担一定保管费、路费等成本费用是应该的。

  从经济效率考虑,适当收费也有助于激励司机送回遗失物,但漫天要价,或者说给多少好处费,不该被提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则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十八条则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因此,作为运营性车辆,滴滴网约车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确保乘客的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归还乘客遗失的财物是履行法律义务的应有之义,不应收费。

  找回遗失物,该不该和钱挂钩?

  建立规则和提倡拾金不昧不冲突

  是不是要收费这事儿,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管最终的方案是什么,我们觉得这种操作本身值得点赞。

  有专家说的好,网约车司机乘客纠纷的出现,多是由于缺乏规则,没有事先说清权利和义务而引起的。建立物品遗失规则,相当于权利与义务拿到了明面上,万一出了纠纷,乘客也别急,司机也不慌。

  不管从法律、消费者权益,还是从商家提升服务的角度,这个方案肯定会有不少争议,但迈出第一步,很关键。

  是合情合理还是应当拾金不昧

  您怎么看呢?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上一篇:马云有十八罗汉,李彦宏有七剑客,而搜狐只有修炼成仙的张朝阳

下一篇:三大运营商因“骚扰电话”问题被江苏市场监管局约谈
版权所有:重庆攀万科技限公司 联系:潘经理 电话:15002391081 座机:023-66292458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庙石台46号附12号 渝ICP备17001867号-1 技术支持:重庆网站建设

网站首页

一键导航

一键拨号

一键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