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 返回  
 
没有增速目标 如何读懂中国经济?
时间:2020-05-25 08:41:38  来源:  作者: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近来引发各方关注,尤其是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的安排更是成为讨论的焦点。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报告时解释说,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这一点想必各方都能理解。就在2019年底,当时业界聚焦的话题还是中国经济2020年是否需要保六,当时谁也没想到,由于疫情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出现了-6.8%的增长。

  而现在,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随之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不设具体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但是,市场毕竟习惯于通过增速预期目标和增速实际表现来研究中国经济,因此,有人感到焦虑:没有具体目标,我们如何研判中国经济?亦有人感到担心,不设具体目标,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信心?

  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研读这份改革开放以来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不仅可以找到读懂中国经济的方法,也可以感到中国经济向好的信心。

  GDP增速目标去哪里了?

  未设具体目标不等于经济增长没有目标。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强调了这一点。他在“部长通道”指出,虽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GDP的增长指标,但这一指标已经融入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中的相关指标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随后也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表示,无论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

  宁吉喆重申:虽然报告没有直接提GDP增长目标,但经济增长的内容已经融在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

  900万就业背后的两套算法?

  国家发改委反复强调经济增长目标融入其他目标之中,那么我们不妨回到政府工作报告。

  在预期目标那一段,虽然没有GDP增速目标,但是有另外两个目标有着明确的数值:城镇新增就业900万、CPI增长3.5%左右。

  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就业。“六稳”之中排名第一的是“稳就业”,“六保”之中排名第一的同样是“保就业”。

  900万的就业怎么看?近期有两个分析框架备受关注。

  第一个是单位GDP增长与新增就业数量的关系。一直以来,官方强调GDP增速很重要的一点考量是GDP增长与新增就业的正相关关系。

  2015年,官方曾经做过一个测算,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加就业超过170万人。

  随着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比重的提升,单位GDP拉动的就业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预期当前在200万人左右。

上一篇:王毅回应“战狼外交”:对于蓄意的中伤,中国一定会做出有力的回击

下一篇:今年“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有啥新特点?
版权所有:重庆攀万科技限公司 联系:潘经理 电话:15002391081 座机:023-66292458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庙石台46号附12号 渝ICP备17001867号-1 技术支持:重庆网站建设

网站首页

一键导航

一键拨号

一键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