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 返回  
 
国信银行:从成本角度看银行让利空间
时间:2020-06-16 10:56:02  来源:  作者:

 

前言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估值持续受两大因素压制,第一,疫情冲击之下,政策进一步引导银行让利实体经济,贷款收益率下降,息差收窄拖累业绩增长。第二,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加上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市场担忧银行未来资产质量恶化。随着下半年经济逐步恢复,资产质量形势将更加明朗,但让利实体经济是政策的长期方向,并且银行让利实体经济也要综合考虑银行资产质量等因素,因此,我们认为让利实体的政策将成为未来影响银行估值的核心因素。

此篇报告主要聚焦两个角度来分析银行有多大让利空间以及让利实体的方式,第一,从银行利润来源和用途探讨银行维持一定盈利能力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从成本角度来探讨银行的让利空间,银行贷款成本加成定价模型为“贷款利率=资金成本+风险成本+经营成本+机会成本+银行目标收益率”。若银行贷款利率不能覆盖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经营成本,银行发放信贷就要承担损失,信贷投放越多,损失越大,净资本消耗也会越多。这种情况下,银行没有信贷投放的意愿,信贷投放的能力也会因资本消耗而下降,是不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并且可能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我们认为让利实体经济并不能过分损害银行的盈利能力。目前,在银行净息差收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政策既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又要维持银行一定的盈利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贷款收益率不断下降的情形下,引导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下行。

02

银行一季度净利润正增长是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果

2.1一季度银行净利润正增长主要来自规模的扩张

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滑-36.7%,但商业银行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0%,引发市场对银行高利润的关注。实际上,在信贷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们统计的A股上市公司(房地产、银行和非银企业除外)2020年第一季度利息支出同比仅增长0.83%,远低于2019年全年10.78%的增速,表明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下降,银行确实在让利实体经济。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需求端疲软,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下降,但仍需要负担员工薪酬、厂房租金等固定资本开支。

商业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实现较好增长主要原因,第一,为了支持实体经济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规模扩张是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银行贷款利率是下降的,净息差明显收窄。支持实体经济,除了需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受疫情冲击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能够融得到资。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为支持实体经济银行一季度信贷投放大幅增加,规模的快速扩张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

第二,银行信贷风险周期相对经济周期本就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尤其是此轮疫情中政策更偏向中小微企业,更是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当期净利润并没有充分反映实际信贷风险。

.2 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净息差明显收窄

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行,今年受疫情冲击,政策进一步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让利程度,2020年3月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8%,较2019年9月下降了48bps。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2.10%,环比2019年下降了10bps,其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一季度净息差分别是2.04%、2.09%、2.00%和2.44%,环比2019年分别下降了8bps、3bps、9bps和37bps。

其中,农商行净息差下降幅度最大,主要是疫情冲击以来对小微企业让利政策力度最大。

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较2019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其中大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润增速分别是4.69%、-1.16%和1.94%,较2019年分别下降6.1个、3.1个和7.3个百分点,农商行净利润增速已降低位,城商行净利润已负增长,都反映了银行在持续大幅让利实体经济。股份行净利润增速维持稳定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同业负债利率的大幅下降,净息差收窄幅度较小。

银行有多大让利空间

在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时,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是必要的,但我国银行业绩增长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不能过分压缩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银行业绩增长与我国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和较低的管理成本紧密相关;同时,银行的利润主要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银行维持一定的业绩增长有助于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和增强防风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一直低于美国银行业,扣除信贷成本和经营成本后的实际净息差能压缩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我国银行让利空间并不大。

3.1让利实体不能过分损害银行的盈利能力

银行的利润用于何处?一是回报股东,二是缴纳企业所得税,三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金。统计的25家上市银行(老16家上市银行以及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贵阳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下同)利润总额的18%用于缴纳企业所得税、23%用于股东分红、59%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近年来,国际上的《巴塞尔协议III》以及我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都对银行的资本设定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尤其是我国四大行执行TLAC监管要求已迫在眉睫,银行要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要不断的补充资本金。另外,2017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原来通过表外理财、通道业务等减少资本占用的业务模式被逐步取缔,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增大。银行支持实体经济除了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之外,维持信贷规模的增长也至关重要,企业融资成本即使降的再低,但如果信贷规模无法增长,那么对实体经济会带来更大冲击。因此,银行通过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最终也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们简单的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做一个敏感性测算,计算未来三年在不同的净利润增速和总资产扩张速度之下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核心假设如下:

(1)净利润留存率为70%。25家上市银行过去三年归母净利润的28%用于分红,72%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风险加权资产/总资产”比例维持不变;

(3)核心一级资本仅依靠利润留存,不借助外部融资。

据此测算,如果未来三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平均增速为10%,净利润平均增速为0%,对应的2022年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4%,较2019年末10.92%的水平下降0.58个百分点,降到2014年6月之前的较低水平,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大幅提升。

 

 

 

上一篇:银行股权大甩卖,1116笔拍卖充斥司法平台!六成遭遇打折、流拍尴尬,所为何因?

下一篇:盛运环保:终止筹划彭水县茂博矿业相关重大资产重组
版权所有:重庆攀万科技限公司 联系:潘经理 电话:15002391081 座机:023-66292458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庙石台46号附12号 渝ICP备17001867号-1 技术支持:重庆网站建设

网站首页

一键导航

一键拨号

一键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