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李嘉诚原本计划好的投资方向再次发生偏移,下一步他又将做出何种调整呢?
李嘉诚的发家史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出生贫寒的他,自幼失去双亲,不得不很早就只身一人闯荡江湖。青年时情的李嘉诚,曾在茶楼里做跑堂,钟表店里当学徒,种种经历让他很早就对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这对他后来的经商理念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游龙并非池中物,多年的历练让“打工人”李嘉诚在1950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企业家。他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企业长江塑胶厂,取名“长江”二字,意为长江不择细流,包罗万象,有容乃大,在之后的生意场上,李嘉诚的商业版图将“长江”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初李嘉诚则是靠着这个塑胶厂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三十年里,香港的经济经历了几次大波动,每一次转折就意味着重新洗牌,同时也要面对艰难的选择。李嘉诚敏锐的市场嗅觉,抓住了每一次转变的机会,他开始涉足地产业,最终也是凭借地产垫底了自己在无可争议的地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香港王者。
在今年疫情之前,李嘉诚的将投资转向欧洲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在国内的资产总数已经已经不及在英国投资的三分之一,目前,李家的海外业务在公司总资产中占比超过80%。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李嘉诚的海外投资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今年长江实业集团的利润跌幅高达50%,集团市值蒸发近4千亿。面对这样的挑战,李嘉诚开始调整了自己下一步计划。目前李嘉诚已经有重新布局国内市场的打算,相传在2019年年底时,李嘉诚旗下的一家公司就斥资数十亿收购了上浦东三林城;今年年初,长江基建集团又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共同探讨电力能源的合作。由此可见,李嘉诚并未放弃国内市场,只不过他的下一步投资重点将不再是地产,而是能源。
打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