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始末
2005年12月26日,由2位院士(倪光南、何德全)担任组长的专家组对《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攻克了二维条码码图设计、汉字编码方案、纠错编译码算法、符号识读与畸变矫正等关键技术,研制的汉信码具有抗畸变、抗污损能力强,信息容量高等特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专家们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并积极组织试点及推广,同时建议将汉信码国家标准申报成为国际标准。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完成国家重大标准专项课题《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纠错编码方法》、《数据信息的编码方法》、《二维条码编码的汉字信息压缩方法》、《生成二维条码的方法》、《二维条码符号转换为编码信息的方法》、《二维条码图形畸变校正的方法》、等六项技术专利成果。
技术特点
1. 超强的汉字表示能力(支持GB 18030中规定的160万个汉字信息字符);
2. 汉字编码效率高(采用12比特的压缩比率,每个符号可表示12~2174个汉字字符);
3. 信息密度高(可以用来表示数字、英文字母、汉字、图像、声音、多媒体等一切可以二进制化的信息);
4. 信息容量大(可以将照片、指纹、掌纹、签字、声音、文字等凡可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
5. 支持加密技术(是第一种在码制中预留加密接口的条码,它可以与各种加密算法和密码协议进行集成,因此具有极强的保密防伪性能);
6. 抗污损和畸变能力强(可以被附着在常用的平面或桶装物品上,并且可以在缺失两个定位标的情况下进行识读);
7. 修正错误能力强(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学纠错理论,采用太空信息传输中常采用的Reed-Solomon纠错算法,使得汉信码的纠错能力可以达到30%。) ;
8.可供用户选择的纠错能力(汉信码提供四种纠错等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8%、15%、23%和30%各种纠错等级上进行选择,从而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
9. 符号无成本(利用现有的点阵、激光、喷墨、热敏/热转印、制卡机等打印技术,即可在纸张、卡片、PVC、甚至金属表面上印出汉信码。由此所增加的费用仅是油墨的成本,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一种“零成本”技术);
10. 条码符号的形状可变(支持84个版本,可以由用户自主进行选择,最小码仅有指甲大小);
11. 外形美观(考虑到人的视觉接受能力,在视觉感官上具有突出的特点)。
为此重庆攀万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汉信码激光打标机 该设备可打VIN码,汉信码,DM码,QR码
|